對於很多新手來說股票申購是一門低風險高報酬
以長期投入的觀點來看基本上只要掌握住大方向
想要賠錢幾乎不可能
甚至誇張點說要賠錢還得靠運氣
畢竟股票申購的中籤率一直以來都相當低
鮮少有部分股票可以超過5%
熱門的時段甚至申購的中籤率不到1%
儘管如此還是讓許多股民們趨之若鶩阿
但我這幾天突然對於股票申購的期望值開始有所質疑
雖然成本很小
但是一年抽一百檔股票的話成本還是要2000元
那究竟怎麼選才能把投資效率極大化
因此我開始尋找有關股票申購期望值的文章
網路上我找到有關股票申購的期望值計算
基本上都接近今周刊這篇報導的計算方式
如何透過抽股票,幫自己賺年終獎金?
儘管他將極端值25%以上的籤去掉
但是很顯然這個算法有點瑕疵
因為是使用平均數去做計算
我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來說明問題出在哪裡
假設今年只抽兩檔股票
A股:
報酬金額:-20000 中籤率:99%
B股:
報酬金額:30000 中籤率:1%
平均報酬金額會是:5000元
平均中籤率會是:50%
按照這篇文章的算法
期望值=5000*50%-50%*20(成本)=2490
用眼睛看都可以發現期望值大到爆炸
但是如果每年都全抽保證破產
退一萬步來討論這件事情
先不管他算對還錯
假定全抽期望值為正
這個計算過程對於抽籤的策略也沒有太多的幫助
因為這個計算過程只得出全抽會賺放心抽的這個結論
但是怎麼抽才是最賺沒辦法得知
所以他只好靠經驗法則告訴大家
溢價差越大越好(避免抽中之後反而股價下跌)
上面這點觀念是對的
因為他就是一句廢話
彷彿告訴你樂透就是要買獎金高的賺得才多
但是沒人提到第二個重點
中籤率要多高比較好?
甚至延伸出來的問題是
預期報酬是多少時?預期中籤率應該要是多少才會賺錢?
我認為這才是股票抽籤的最重要的策略
也是期望值真正的用法
所以我稍微的計算一下得出這個結論
單股預期報酬為X-50(含中籤成本)
預期中籤率為Y
成本固定都是20
因此期望值為正的情況如下
((X-50)-20)*Y-20*(1-Y)>0
(X-50)Y-20Y-20+20Y>0
(X-50)Y>20
(X-50)>20/Y
我把我計算的過程列出來
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可以幫我看一看有沒有哪裡思考錯誤
一方面也是藉此讓大家知道我想算什麼
如果不想了解過程或是不了解過程的
我建議直接看結論
那就是股票抽籤長期要賺錢
每一檔股票的預期報酬(含成本50)至少要大於20除以中籤率
這樣下去抽期望值才會剛好是正數也就是有賺
這個結論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用
但是如果帶進股票申購的選擇當中就蠻有意思的了
讓我們看看公開申購日程表
這個網站做的相當好
截止日附近還會先更新目前的件數
讓大家可以預期這檔股票的中籤率
以及預期這檔股票的報酬
舉例來說
5386 青雲 中籤率:0.23% 報酬:7150(還要扣掉50的成本) 報酬率26.3%
看似好像很值得抽抽看報酬率挺高的
但事實上期望值是負數
7100*0.23%-20*(1-0.23%)=16.33-19.954=-3.6
平均每次抽這個數據的股票就是虧損3.6元
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討論這麼一大串其實就是要說
低中籤率不要抽
這想法不算錯誤
而且很多前輩的經驗也得出這個答案
但我真正希望的數據化這整個抽籤的期望值
讓更多人明白一股腦的去抽其實只是券商賺走手續費罷了
每一檔股票的預期報酬(含成本50)至少要大於20除以中籤率
這個才是我今天要說的選擇策略的重點